双梁式架桥机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智能控制,可高效适应 T 梁、箱梁、钢混组合梁等多种梁型的架设需求,其核心能力体现在吊具适配性与动态协同控制技术。以 JQ900A 型架桥机为例,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吊具横梁与支撑结构,可在 30 分钟内完成从 900 吨箱梁到 180 吨 T 梁的吊装转换,实现 “一机多用” 的施工灵活性。
模块化吊具系统
针对不同梁型的结构特点,架桥机采用可调式吊具设计:
T 梁吊装:采用双卷扬机同步控制系统,通过四点吊具与梁体翼缘板的预埋吊环连接,配合液压千斤顶动态调整吊点高差,确保 130 吨 T 梁在 8% 纵坡上仍能保持水平起升。温霍项目切德克苏河大桥施工中,该技术将 40 米 T 梁的横向偏差控制在 ±3mm 内。
箱梁架设:使用整体式吊具横梁,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生成箱梁吊装孔位坐标图,结合位移编码器实现吊点位置的微米级修正。合宁客运专线中,JQ900A 型架桥机通过该技术完成 900 吨箱梁的精准对位,单日架设效率达 3 孔。
钢混组合梁:采用可拆卸式吊具模块,通过销轴连接不同长度的吊臂,适应变截面梁的非对称吊装需求。中泰高铁施工中,1200 吨节段拼装架桥机通过动态平衡系统,在曲率半径 1000 米的曲线段完成钢混组合梁的平稳架设。
多维度协同控制
荷载均衡技术:四台卷扬机通过偏差耦合同步算法(位移差≤±1.5mm)动态调整电液比例阀开度,确保梁体在吊装过程中受力均匀。珠机城际铁路横琴特大桥施工中,该技术将 96 榀节段梁的拼装误差控制在 ±2mm 内。
姿态实时修正:微特智能化解决方案中的姿态监测系统,通过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主梁倾斜角度,结合液压补偿装置自动调整支腿高度,使箱梁在软土地基上的水平度偏差≤0.5°。
防撞预警机制:激光测距仪与毫米波雷达组成的复合感知系统,可提前 3 米检测梁体与桥墩的间距,当距离小于安全阈值时自动触发变频调速系统,将落梁速度降至 0.3 米 / 分钟以下。
典型应用场景
在广连高速二期工程中,双梁式架桥机通过改造后支腿为横移形式,成功完成 20° 斜交角的 T 梁架设,单日架设效率提升 40%。对于山区桥梁的钢混组合梁施工,架桥机采用 “液压驱动 + 机械联动” 复合模式,通过横移油缸推动机臂摆头(±200mm 行程),在半径 5500 米的曲线段实现梁体横向偏差≤±5mm 的精准对位。这种技术优势尤其适用于城市高架桥等空间受限场景,通过智能安全帽与 360° 监控系统的协同,可实现梁体架设全程可视化管理。
该技术通过将传统依赖人工换型的粗放式作业转变为自动化精准控制,梁型转换时间从 4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同时减少 60% 的人工干预量。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模块化设计与多传感器融合,构建覆盖吊装、运输、就位全流程的智能管控体系,为复杂梁型施工提供可靠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