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式起重机作业安全管理中,突发停电的应急处置是防止吊物坠落、人员伤亡的关键环节。2022 年南平市建阳区鲁闽管桩公司曾发生因停电后违规检修导致的触电死亡事故,操作员在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擅自检修集电器,最终造成悲剧。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及专项应急预案要求,突发停电处置必须严格遵循 “安全停机、风险隔离、科学处置” 的核心原则,构建系统化的应急响应体系。
突发停电后的即时响应决定风险控制成效。操作人员应立即将所有控制器手柄回归零位,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电力恢复时设备意外启动。若吊物处于悬空状态,需第一时间在吊物下方及周边设置警戒区域,使用红色警示标志划定半径不小于 5 米的危险范围,安排专人监护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同时通过预设通讯渠道向调度室和安全管理部门报告,说明停电时间、吊物状态及所处位置,严禁在未获指令情况下私自尝试检修或操作设备,尤其是禁止攀爬至主梁或检修平台进行带电作业。
吊物安全管控需区分场景精准施策。对于配备备用电源的起重机,应由专业电工按规程切换至应急供电系统,启动后先进行空载试运行,确认制动系统正常后方可缓慢将吊物降至地面。无备用电源时,需等待专业维修人员到场,使用手动松闸装置进行吊物下放:操作时必须两人配合,一人缓慢松开制动器,一人密切观察吊物状态,每次下降距离控制在 30 厘米以内,避免因重力加速度导致失控。若吊物下方存在设备、房屋等障碍物,应先通过手动盘车将大车或小车移动至空旷区域,再实施下放操作,确保吊物落点无任何遮挡。
电力恢复后的操作规范是安全收尾的关键。供电恢复后,操作人员不得立即启动设备,需先检查总电源开关、控制器及制动系统状态,确认各部件无异常后进行空载试运转。试运转时按 “起升 - 下降 - 大车移动 - 小车移动” 的顺序逐一测试,观察各机构运行是否平稳,制动是否可靠。确认设备正常后,将悬空吊物缓慢移至指定存放位置,过程中保持低速运行并持续观察吊物平衡状态。作业完成后,需在交接班记录中详细注明停电时长、处置过程及设备状态,为后续安全检查提供依据。
日常预防机制是应急处置的基础保障。企业应每月对起重机应急断电装置、备用电源切换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手动松闸装置灵活可靠。定期开展停电应急演练,模拟不同吊物重量、不同作业位置的停电场景,提升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熟练度。将 “停电处置流程” 纳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内容,强调 “禁止带电检修”“吊物悬空必设警戒” 等刚性规定,通过案例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应急通讯联络表,明确停电时的报告对象、联系方式及处置责任人,确保信息传递畅通高效,从制度和实操层面筑牢停电应急安全防线。